高标准推动膜处理产业快速发展
(相关资料图)
2023年4月1日,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开始实施。新标准对饮用水指标的要求更高,对水厂的净水工艺特别是消毒剂的精准投加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新标准删除了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的暂行规定,缩小城乡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差距。
标准的提高,推动了全国各地供水企业的新一轮技术和设备的更新。这其中,膜法水处理技术以其成本相对较低、占地面积小、过滤效果好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供水企业青睐,发展势头迅猛。
膜法水处理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方法,过滤效果和成本也逐级增加,需根据不同水源地和水质情况采用一级或多级膜处理工艺。通常优质水源地仅需用微滤膜去除泥沙、杂质即可达到饮用水标准,水库水、河道水处理需用超滤、纳滤膜,海水淡化及中水回用则要使用反渗透膜技术。
国内膜产业龙头企业、沃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焱认为,相比于传统水处理技术,膜法水处理最大的优势就是运行成本低。膜法水处理设备可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设计,不再以水厂土建水池为主体工程,占地面积小;设备生产后,可直接运达水厂进行模块化组装,大大缩短施工周期;膜处理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节约人力成本。
随着新标准将城乡饮用水指标统一,对乡镇小水厂的改造工作迫在眉睫。金焱指出,乡镇供水设施的特点是规模小、资金少、较为分散,这刚好发挥膜法水处理技术占地面积小、升级改造方便的优势。同时,针对乡镇水厂缺乏高级技术人员的特点,面向乡镇设施的膜产品要尽量的简单、易维护、自动化程度高,降低小型水厂升级膜处理设备的门槛。
污水处理领域,在当前“双碳”驱动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工业园区正向“零排放”的目标发展。不同于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成分更复杂、处理难度也更大。膜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帮助工业园区去除工业废水中的绝大部分杂质,实现工业水循环使用,并最终实现工业园区“零排放”目标。同时,“零排放”目标也对膜产品的耐污染、耐压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促进膜生产企业研发针对性产品,推动膜产业的整体发展。
在膜产业相关技术层面,目前我国卷式分离膜的产能已达到全球产能的一半,是膜制造的大国。但工业膜世界排名前5的企业中仅沃顿科技一家中国企业,所以“大而不强”是当前中国膜行业的整体情况。国内企业在常规膜产品方面与国外产品的技术差距正逐步“追平”,但在高端产品如超高压膜、海水淡化膜,在生产规模与应用经验方面还有差距,要缩小差距还需要在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进行更大的持续投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