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世界头条:关停疑因欠千万服务器费用?咫尺“天涯”,青春真的再见了吗?

2023-04-27 13:37:34 来源:都市快报

都市快报讯 咫尺天涯,再见青春。

天涯社区被曝官网和App无法打开,引发了众人的回忆。即使他们曾发布公告,提醒近期将进行技术升级,期间平台将无法访问,但联想到他们累计被执行超过1.39亿元,创始人身背数十条“限高令”的现状,不少人已经在内心宣判了天涯的死亡。


(资料图)

这或许是昔日全球最大中文互联网社区发出的最后哀鸣。而就在两年前,另一知名社区“猫扑”宣布关闭发帖功能,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短暂却灿烂的一生。

2008年12月,谷歌曾在国内测评出“中国五大论坛”,除了天涯和猫扑,还包括新浪社区、凤凰网论坛和19楼,前两家分别在2017年和2015年宣告关停,仅剩19楼还在正常运营。去年3月,曾和这些社区齐名的西祠胡同以1元的低价拍卖转让

套用一句网络语:论坛已死,有事烧纸——它大概率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等一样来自于论坛,现在更常用的回复“2333”,最早也出自于猫扑,编号233对应的是一个笑到捶地的表情包。

炒股炒出来的天涯

书写天涯故事的是一个叫邢明的公务员。这个出生于河北沧州农村的天之骄子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1991年,他从中文系毕业,在海南政府信息中心谋得一份闲差,有了接触互联网的机会。

不过,最先让他实现财务自由的是股市。1999年,赶上全球互联网泡沫最疯狂的时期,他以31元的价格买入海虹控股,正好赶上网络股大爆发,最后在至今仍是历史高点的84元卖出。

几轮操作下来,邢明的账户从十几万元变成两千万元,他意识到了股市和网络都是好东西,于是在1999年3月创立了天涯,早期最重要的板块就是“股票论坛”。他本人注册了一个账号“968”,经常在论坛和网友互动,聊些炒股那点事。

2000年前后,最先接触互联网,习惯在BBS灌水的是国内大部分精英群体,天涯宽松的环境让他们畅所欲言、针锋相对、如鱼得水。

这种喜爱浓缩在1999年11月10日发布,名为《天涯是个烂地方》的贴子里。一位“半新半旧”的天涯人痛陈天涯的四大“罪状”:宽带提升网速过快,聊天太活跃耽误时间,帖子质量太高,高人太多普通人无法呼吸。

全是正话反说,典型的“凡尔赛”。多年后,这位名叫“宁财神”的发帖人,因为所创作的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变得家喻户晓。

正如财神所言,在当时和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天涯聚集了太多能人,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少成了日后的畅销书作家和网文大神。

即使天涯不在江湖,江湖也永远有天涯的传说。

天涯无处不在

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高铭接触了一些精神病患者。他在天涯以“精神病人的世界”为题讲述特殊人群的故事,2010年这些故事被集结成册,就是那本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现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的石悦,从2006年开始以“当年明月”的ID在天涯开始讲明史,边连载边出书,三年之后,出完了一套7本的《明朝那些事》,顺便靠版税赚了4100

和石悦差不多,曹昇最初也只是想以自己的方式讲述李斯和秦朝的故事,没想到写着写着“曹三公子”就成了《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的作者。

几乎在同一时期,一个叫张牧野,从小生活在物探队的大院里,对地底下的事情特别感兴趣的天津人在“莲蓬鬼话”开讲“铁三角”的盗墓故事。他的网名叫“天下霸唱”,那部作品就是大名鼎鼎的《鬼吹灯》。

2008年1月,天涯上又出现了一个奇人,用剑桥翻译腔来讲述金庸武侠史,仅仅连载半年就被出版社盯上,出版了《剑桥简明倚天屠龙史》在科幻圈,这位名叫新垣平的作者有个更响亮的笔名:宝树。

2004年考入浙江大学后,徐陈很长时间泡在天涯和红袖两大论坛上,模仿古龙风格写出了《少年股神》《浙大惊魂夜》《谋杀官员》。现在,他的日常工作依然是炒股和写作。他的笔名叫紫金陈,作品《无证之罪》被拍成了同名网剧,《坏小孩》被拍成了悬疑剧《隐秘的角落》。

喜欢极限运动,曾一个人穿越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何马,在天涯上讲述西藏的故事,很快引来了20多家出版商在帖子底下留言约稿。后来长达120万的故事集结成册,就是《藏地密码》

此外,像写出《苗疆蛊事》的南无袈裟理科佛,《天行健》的燕垒生,《诛仙》的萧鼎,《东北往事》系列的孔二狗等人,都是昔日天涯的活跃分子。

水木西祠榕树下

天涯也是中文互联网论坛时代的缩影。那会儿网友有句顺口溜:水木西祠榕树下,人人铁血到天涯,指的就是水木清华、西祠胡同、榕树下、人人网、铁血论坛和天涯。

“水木清华”成立于1995年,一度是中文高校里人气最旺的BBS。“水木清华”原指清华大学的一处景观,出自于晋代诗人谢混的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

西祠胡同诞生在1998年春天,是一个叫刘琥(网名“响马”)的年轻老师因为颈椎病赋闲在家,利用空余时间开发出来的。2000年初,他们在全球的网站排名接近100名。

西祠胡同最先引起了一批媒体人的注意,在上面搭建了“记者的家”,把想得到的媒体都挂了上去。没多久,那里真的成了媒体人聚集,互相交流新闻线索,牵线采访对象的地方。《南方周末》那篇著名的《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最初的案件曝光就来源于此。这篇报道也促成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

除了丰富且多元的信息,西祠胡同很早就在探索本地生活和论坛结合,一度是华东地区最活跃的消费互动平台,看得到现在抖音和大众点评的影子。

实际上,那会儿的论坛是许多互联网模式创新的原点。诞生在杭州的19楼,就曾尝试将个人闲置物品放到网上交易,据说马云还特地跑来考察过。

榕树下是美籍华人朱威廉创作的文学论坛,和他们有过深入交集,如今活跃在文坛的作家丝毫不少于天涯,像是韩寒、李寻欢、蔡骏、今何在、郭敬明、安妮宝贝等等。他们还曾举办多届网络文学大赛,余华、王朔、麦家等人出任过评委。

于2021年关闭回帖,2022年3月宣布永久关闭的铁血社区,曾经聚集了大量喜欢军事的热血青年,创始人蒋磊是保送进入清华的学霸。10年前,他们拥有1000万注册用户。

人人铁血到天涯

围绕人人网的传奇故事有很多。它的前身是王兴在2005年创立的校内网,对标大洋彼岸,同样起家于校园的facebook,不过次年就以2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归国回来的陈一舟。拿到钱后不久,王兴创办了饭否,冲进微博赛道对标Twitter,因各种原因失败后创立了对标Groupon(美国团购平台)的美团,终成互联网巨头。

从MIT毕业的陈一舟是论坛时代的活跃分子。先是自己归国创立的ChinaRen社区被搜狐买走获得了第一桶金,后来又拿这笔钱收购了校内,改名“人人”,让全国的大学生迷上了网上种菜和偷菜,2011年上市时,用户过亿,市值超65亿美金。

他手里的另一张好牌是猫扑。这是论坛时代的“B站”,鼎盛时期聚集了1.3亿有个性,充满想象力和批判精神的年轻人,也是当年的网红制造机。其中就包括初代网红“芙蓉姐姐”,至今仍活跃在表情包里的“网红小胖”,猫扑首任形象大使Ayawawa,已转型当导演的“叫兽”易小星,以及现在TVB当家陈自瑶,最早进入内地宅男视野,也是通过猫扑……

当然,他们的名气和影响力都不如后来嫁给刘强东的“奶茶妹妹”章泽天

在这些独立论坛之外,百度旗下的百度贴吧也有一席之地。最知名的“李毅吧”诞生了“屌丝”一词,因为一群热血年轻人对外维护国家领土完整,赢得了“帝吧出征,寸草不生”的名号。

除了这些人和事,以及反复被提及的传奇,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那个网友充满耐心爬楼、盖楼,和楼主交流的互动方式,以及没有被算法主导,恣意洒脱、为爱发电的“冲浪”环境。对比现在,难免感慨:亿万网友今犹在,不见当年盖楼人。

2010年一场特殊的“西湖论剑”

论坛的衰落至少在10多年前就埋下了伏笔。

2010年,在杭州召开了一场特殊的“西湖论剑”。19楼作为东道主,邀请了全国知名的论坛社区齐聚一堂,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论坛峰会”。时任天涯COO的李胜兵,猫扑主编的朱文轶,篱笆网总编的嵇晓雄等人悉数到场。

他们每个人几乎都被问及,如何看待微博的崛起。一年前,新浪微博正式上线,仅仅用了1年就积累了5000万用户。这还不算腾讯微博、网易微博和搜狐微博,那会儿四大门户几乎都有论坛,但都毫不犹豫地奔向微博。

这个问题被忽视的部分是,论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还能吃得香吗?对应的是2009年工信部给三大运营商颁发了3G牌,2010年iPhone 4发布,整个移动互联网迎来了“iPhone时刻”。

当腾讯、阿里这些巨头都开始寻找“船票”,体量要小很多的论坛该如何应对?天涯和猫扑给出的答案是,缓慢推出类似微博的产品。事实证明这样的局部调整远远不够,到了2013年,4G牌照发布,长视频和手游也来争抢用户时间,用户拥抱碎片化内容的趋势更加明显,论坛面临的外部竞争更加激烈。

2012年,优酷和土豆宣布合并

在内部,论坛内容运营和商业化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作为Web2.0的代表,论坛是国内最早一批接触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精英们的产物,但随着上网门槛降低,越来越多人涌入论坛,大幅稀释了原先的内容质量。

就像19楼曾经的CEO林煜在论坛峰会上所说,社区论坛是最充分的社会现象,是现实社会的镜子,有美好也很复杂。

论坛内容从精英化到娱乐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2010年发生在天涯的“小月月”事件,一个带有虚拟和夸张成分的人物在半个多月时间里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浏览量近5000万。

优质内容变少了,广告还变多了。大部分论坛创始人和后期的主编都心怀理想,有着打造一个纯粹聊天社区的朴素愿景,他们强在内容,弱在运营。到了后期,为了生存下去,不少论坛开启了简单粗暴的商业化,寻求在首页、帖子中间插入广告,进一步降低了逛论坛的体验。而随着用户数量的扩大,论坛运维成本和难度增加,成色复杂的用户涌入对“为爱发电”的版主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产品形态落后、内容质量下降、商业化和运维不利……种种因素导致了论坛最终退出互联网舞台,但它们不该被嘲笑和遗忘。

因为它们代表了一个“流量不那么至上”,每个人都天马行空,敢于表达观点、展现个性,百花齐放的中文互联网。

来源:都市快报作者:记者 梁应杰

关键词: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技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