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双减”政策下,变化悄然发生

2021-12-07 09:21:49 来源:光明日报

“双减”推进数月,家长们“体感”如何?记者走访发现,蔓延全社会的教育焦虑感大幅减轻,但同时,部分家长仍在纠结,觉得自己对于孩子成绩提升“没地方使劲儿了”。随着整顿教培机构乱象初步见效,“双减”也真正开始破冰深水区——全社会教育理念的改变。

学校延时服务能否代替教培机构

家住呼和浩特市的林女士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双减”以来,她最满意的是学校的延时服务。

“现在延时到每天下午五点五十分,孩子基本上把作业都写完了,有的老师都已经批改完了,回家后玩一会,看看课外书。我感觉他比以前喜欢学校了。”

林女士孩子所在学校延时服务已经开展两三年,但是以前只有星期一到星期三有,而且只到下午四点半,星期四和星期五下午两点四十就放学了。孩子回家拖拖拉拉不想写作业,一会吃一会玩,玩也不轻松,写也不耐心,让林女士很头疼。

“双减”以来,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学校提供延时服务,虽然在具体时间、是否辅导作业、是否开设兴趣班甚至是否收费等方面各学校并不一致,但是总的来讲,延时服务有两点让家长们满意。一是孩子在学校就基本上可以完成作业,比回家写效果好多了。二是兴趣和体育活动让孩子更喜欢学校。

“我觉得就相当于一个托管所,还能让爹妈安心上班的托管所。”上海市嘉定区的赵女士说,赵女士孩子所在学校下午放学后,学生自主选择拓展活动30分钟,如书法、美术、阅读、游戏、体育锻炼、科学小实验等。活动后写作业、自习、阅读。

在光明日报微博关于延时服务的一项小调查中,有网友回复,延时服务家长满意了,老师的负担加重了。事实如何呢?

北京市星河实验学校国美分校校长李玮说:“从下班时间来讲,确实比以前晚了,像我们学校原来四点半下班,现在要五点半。我们通过弹性时间上下班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上班时间适当延迟;另一方面,下午不带兴趣班的老师可以先下班。”

呼和浩特市一位老师表示,“双减”之前,虽然放学早,但是还要开会、学习等,其实并不能放学就走,现在延时服务,虽然晚了一点,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林女士说:“家长其实并不想让孩子这么小就把所有时间花在上课上。以前有一种焦虑感,觉得人家的孩子都在报,自己孩子不报好像投入不够,怕被甩下。现在这种焦虑没有了。”

不少家长持林女士这种心态,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焦虑完全消除,跟风报班少了,但是针对孩子学习的“紧张感”仍然存在,比如“一年级焦虑”,比如不报教辅班改为追捧文艺体育特长班。

实际上,这是一个家长更信任学校还是更信任辅导班的问题。

“双减”如何给焦虑的家长减压

北京市海淀区的赵先生正在犹豫要不要给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报个班。赵先生本身并不赞同各种“开发”“启蒙”等培训班。

“但是有个现实问题。”赵先生说,“现在孩子不管是家里教也好,报班也好,上小学一年级前都会很多东西,甚至有些都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时间长了,小学的老师就默认有些东西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家长怕自己孩子跟不上,所以报班就成为必然,也就开始内卷。”

这种担心在家长中颇具一定代表性,记者采访几位北京的家长,他们都在为孩子上一年级努力,或者报班,或者自己在家教。

李玮说:“这其实是家长的自我加压,小学一直是零起点教学。孩子即使会算一些加减算法,但是不懂算理,所以不管会多少,学校都是从头教。”

配合“双减”政策,教育部今年上半年出台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性教育,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改革教学方式,与幼儿园衔接。该意见还特别提到幼儿园和小学要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

“幼儿园主要以培养孩子习惯为主,不做知识培养。”李玮说,“小学和幼儿园有互访机制,我们入学也有前测。学习新东西,孩子们一开始都会比较慢,这是正常情况。比如汉语拼音,按照教学大纲,要在一个月以内教完,孩子刚开始肯定使用不熟练,很多家长紧张这个,其实没有必要。”

以前,家长抱怨学校除了给孩子布置作业,还给家长布置,现在学校不布置了,家长又担心孩子的成绩。

过度紧张的家长们没有注意到,“双减”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已经悄然发生了。

“双减”如何释放学习主动性

在网络上关于“双减”的话题下,总有回复表示家长们还是想给娃报辅导班,升学压力在,就无法不在乎成绩。

但“双减”真的会让孩子学的更少、成绩掉落吗?

“‘双减’是社会层面的一个提法,对于学校来说,其实是‘双升’,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又提升学校教学服务的水平,本质是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和精进,提质增效。比如我们现在,作业总量少了,但是老师们花在研究怎么留作业、留什么样的作业上面的时间增加了。”李玮说。

“双减”推进以来,李玮一个切身的感受是孩子们状态好了很多。“比如我们学校走廊的板报,原来的作品一看就是家长帮助做的,现在变了,是孩子们在主动表达他们的生活。还有一点,现在和我开玩笑的孩子多了。这都是很好的变化。”

在家长们仍然纠结要不要报班,社会仍然讨论教培结构是非的时候,孩子们被教育焦虑压抑的主动性如同春日的小草,悄悄而又活泼地冒了出来。

林女士三年级的儿子第一次拒绝了妈妈辅导写作文,完全自己写,虽然作文分数没有上一次高,但是老师用红笔圈出两段话,认为写得非常好,鼓励他继续。

“实际上不管是中学还是小学,有一条非常重要且带有普遍性的经验,凡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自主性、自觉性,能够自律,这孩子的学习99%都是很好的。”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日前在北京市朝阳区“感受发展 走进朝阳 走进校园”教育沙龙上说。

谢维和说:“‘双减’的实质精神,不是被动去减,关键要拓展儿童的心理空间,负担减下来以后,让他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有更大的心理空间和成长空间,要给孩子这样一种文化空间。”

一个对学习有主动性和热情的孩子,你觉得他会多学还是少学?你还会担心他的成绩吗?(记者 李玉兰)

关键词: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技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